
正如黄循财总理所说,新加坡有越来越多年轻人面对心理健康问题,政府非常严肃看待这个趋势并加倍努力理解这个现象。对于儿童与青少年而言,悬而未决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成长、身心健康和潜能发展。大约50%的成年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早在14岁前就出现(索尔米等,2022年)。
如今是时候采取行动,打击心理健康问题污名化并提倡心理健康素养,而这也正是新加坡儿童会心理健康服务小组所采纳的思维。这个由儿童会于2022年为倡导心理健康服务而成立的小组,为出现轻微至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症状的青少年提供必要护理。服务包括:心理健康检查、心理健康素养计划、个案工作和辅导。


心理健康服务小组副总监兼主管钱妍蓁女士与我们分享更多关于儿童会在心理健康问题方面的工作。
心理健康服务小组在早期介入心理健康问题方面采取哪些策略?
我们为10至14岁的儿童与青少年,以及育有7至14岁孩子的家长推出专门的工作坊,提倡心理健康素养。这些工作坊致力于减少心理健康问题污名化,同时协助儿童与青少年掌握知识和技能,照顾自己和他人的心理健康。我们也同家长与看护者密切合作,帮助他们了解孩子可能面对的心理健康挑战,以及如何在家中提供支援。
作为早期介入策略的关键部分之一是心理健康检查。青少年可通过电话或通讯应用程序WhatsApp,跟一位受过训练的专家进行30分钟的密谈。这段期间,我们会采用筛查表来更好地评估青少年当前的状态,并在必要时立即提供支援或转介。这项服务目前已在儿童会六家服务中心推出。
我们也为出现苦恼迹象的青少年提供短暂介入。这些介入亲切友善且实用,有助青少年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培养应对技巧和韧性。我们也同家庭密切合作,因为家长一旦了解心理健康问题的挑战,就能更好地支持孩子寻求并持续接受护理。
心理健康服务小组如何为出现轻微至中度心理健康问题症状的青少年提供必要护理?
据了解,许多青少年对于求助裹足不前,他们认为自己面对的挣扎是个人问题或“不算严重”。为了破除这些障碍,我们提供谨慎且触手可及的服务,方便青少年保密联系。我们也同家庭、学校、社区机构和“跨越成见,退去标签”等全国计划密切合作,让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正常化,同时也把我们的服务嵌入深受青少年信赖的空间。
心理健康服务小组希望透过旗下服务达成哪些目标?
我们希望能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我们不只要缓解心理健康问题症状,也专注于建立终身心理韧性并赋予青少年权力和信心,应对心理健康挑战。我们的服务也促进青少年同他们人生中的关键成年人——家长、教师与看护者更好的沟通,以确保每一位青少年周围有一个关怀和支持的社群。
通过赋予青少年与家庭力量,我们希望推动文化转变,使得心理健康支援正常化并方便所有人获得支援。
心理健康服务小组未来的目标是什么?
展望未来,我们致力于扩大影响范围和支持更多青少年与家庭。我们计划深化同社区伙伴的联系,提供可同时治疗身心健康问题的综合护理。我们的目标是扩大心理健康检查服务范围,以便青少年更容易地获得令他们安心的支援。我们也会继续同家庭合作,量身制定更多符合他们独特需求的资源。
我们也预见心理健康服务小组未来将成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枢纽,能让青少年与他们的家庭获得从早期介入到密集支援的持续性护理。只要齐心协力,我们可确保没有人在他们的心理健康历程中感到孤立无援。

新加坡儿童会心理健康服务小组成员合影(由左至右):颜志恩、曾洁皿、Alvin Arvind Jaya Raj、梁浩勇、钱妍蓁、陈俐蓁、陈家伟。
若您认识有需要帮助的儿童,请点击此处预约心理健康检查时段。
欲知更多关于“赋予我们强大心智”(Our Mighty Minds, OMM)工作坊的详情,请点击此处。
若您有任何其他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可连络我们的心理健康服务小组:fm@childrensociety.org.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