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三名10至18岁的新加坡儿童和青少年中,就有一人出现忧郁和焦虑症状(新加坡国立大学,2023)。

心理健康问题是我们社会持续关注的课题。家长与看护者必须培养更强大的心理健康素养,并在发现孩子出现早期迹象和症状方面扮演关键角色。这一来,他们就可以提供及时支援,避免症状恶化。

这也是新加坡儿童会针对儿童、青少年与家庭展开的研究工作重点之一。除了家长和学校外,许多儿童和青少年无从获得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源、服务和支援。有鉴于此,成年人必须确保孩子们能够根据他们特定的心理健康需求,获得适当的心理健康服务。

然而,要让家长获得这些全球大量记载的服务,仍有不少障碍。包括:

  • 心理健康问题污名化
  • 缺乏求助方面的知识
  • 等候时间长、收费昂贵等因素而无法获得服务(雷尔登等,2017)。

儿童会的“叮铃朋友热线”服务数据显示,儿童与青少年透露他们担心成为家长的累赘、内心的感受被否定或是不让他们寻求服务,而难以向家长开口求助。

儿童会在协助儿童、青少年和家庭之际,也意识到亲子之间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历程存在认知鸿沟。对此,儿童会属下的研究小组将展开调查,研究对象是育有9至15岁孩子的家长。调查结果将提供宝贵见解,有助儿童会制定更好的计划来支持家长和孩子。

若您育有9至15岁的孩子或认识育有9至15岁孩子的家长,并有兴趣参与调查,请点击链接登记,或是扫描以下QR二维码。

只要齐心协力、优先考虑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需求,我们可以促成一个更强大且明智的社会,应对心理健康问题并引导孩子们发挥最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