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故事

Home / 中文网页 / 我们的故事

我们的故事

Calling for research participants.

从家长的角度探讨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We recognise that there is a knowledge gap regarding parents’ and children’s experiences in the child’s mental health journey. Our Research Unit will be conducting a study that requires the participation of parents with children aged 9 to 15. The findings from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that will help us design better programmes to support parents and children.

阅读更多 »
K’s journey towards self-acceptance

重点故事:K*的旅程

A home with a nurturing, communicative and an understanding environment is vital for the mental wellbeing of children and youth. Take a look at how one distressed individual gained hope and confidence after all the necessary elements came together.

阅读更多 »
Staff from Flourishing Minds @ Children’s Society guiding volunteers through various activities

义工参与工作坊 照顾儿童的心理健康

Mental health, like physical health, is a state of health. It includes our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functioning well-being. It is important to hold safe spaces and validate children’s feelings so they can communicate their inner world, and learn how to seek timely and appropriate help.

阅读更多 »

发挥强大的社区精神

The YFC & DBS Year-End Carnival saw a heartwarming reversal of roles, as beneficiaries turned into contributors, transforming the carnival space into a party of community spirit and connection with the participation of over 200 Yishun residents.

阅读更多 »

引导青少年迈向光明未来

As one of the appointed Integrated Service Providers in Singapore, Youth Service @ Children’s Society guides youth offenders and at-risk youth to make responsible choices and steer away from re-offending.

阅读更多 »

让家庭破镜重圆

We highlight a real-life story of how the Safe and Strong Families – Reunification (SSF-R) programme come into play to bring one family together.

阅读更多 »
physical discipline

体罚对话会:采纳非体罚管教方法

All children deserve to be raised in a safe and nurturing environment. This is why our organisation has taken a strong stance against parental use of physical discipline, which can damage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impact the long-term mental well-being of children.

阅读更多 »
tinkle friend with MOE educators

帮助孩子破除求助障碍

作为学习之旅的一部分,教育部30位教育工作者在“2023年教师研讨会和精益求精教育展”上,同新加坡儿童会属下的“叮铃朋友热线”小组交流。

阅读更多 »

保护孩童不遭受性虐待

您的孩子分辨得出善意和恶意的触碰吗?家长与教育工作者可协助孩童掌握保护身体安全的正确技能,并以孩童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讨论这个敏感课题,从而保护他们不遭受性虐待。

阅读更多 »

新声咖啡馆的甜美奖励

为期一个月的国际社工日欢庆活动进入尾声,新加坡儿童会属下的新声青少年服务中心特设咖啡馆,招待儿童会各服务中心与部门的同僚们。

阅读更多 »

有效应对网络霸凌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欺凌行为也走进了网络世界。如果没有妥善处理,网络霸凌可能对儿童与青少年受害者产生负面影响。

阅读更多 »

喜迎兔年

今年是农历癸卯兔年。新加坡儿童会以各种庆祝方式,同受益者一起欢庆农历新年。

阅读更多 »

回顾2022年:新加坡儿童会成立70周年亮点

才华横溢的儿童会晨曦儿童之家居民于2022年4月16日登上舞台,为儿童会成立70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掀开序幕。

小小表演者在一年一度的达人秀上,为包括特别嘉宾——哈莉玛总统在内的观众载歌载舞。居民也亲自介绍历史文物展和进行儿童之家导览活动。

阅读更多 »

感谢捐助者和赞助人

泛林集团于 2015 年就开始支持儿童会所举办的‘为儿童义走’(Walk for Our Children)捐款活动。此外,泛林集团也在疫情期间向弱势家庭捐赠膳食和卫生必需品。

阅读更多 »

管教孩子不动手的三大原则

俗话说 “不打不成器”,新加坡儿童协会最近与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学院合作进行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虽然许多父母认为体罚并非有效或可接受,但他们仍然经常使用。家长采取体罚的方式来管教孩子,并不是要伤害孩子。然而,大多数的成年人并没有意识到他们用威吓恐惧来控制孩子的行为。

阅读更多 »

亲手制作月饼

2022年9月5日,大约10位青少年聚集新加坡儿童会圆厢青少年服务中心,学习制作冰皮月饼。月饼的圆形外观象征了完整与圆满,中秋节当晚的满月则代表了繁荣、一家团圆。因此,人们在中秋节吃月饼,意义非凡。

阅读更多 »

陆军开放日的国民教育学习之旅

暌违五年,2022年陆军开放日回到世界一级方程式F1大奖赛维修站大楼举行。新加坡儿童会晨曦儿童之家的居民和职员有机会到场参观,从中了解更多关于新加坡武装部队和国民服役的意义。 儿童会晨曦儿童之家居民与职员迫不及待地展开学习与欢乐之旅。 第三陆军维修基地人员

阅读更多 »

新加坡儿童会成立70周年:标志设计的演变

新加坡儿童会的宗旨在过去70年来不断演变,同时也反映在标志设计上。 这些年来,儿童会共采用了三种标志,体现了儿童会的历史和象征意义。 不断演变的象征:从1950年代(左)到目前(右)所使用的三种儿童会标志设计。 从1950年代到1979年,儿童会的标志是一

阅读更多 »

把儿童性虐待课题搬上舞台

人们可以借助戏剧,向社群传达一些难以启齿的社会课题,同时也向受影响的群众伸出援手。 新加坡儿童会于2019年出版、探讨儿童性虐待课题的儿童英文故事书《Jun and the Octopus》,今年7月以木偶剧形式搬上舞台。由本地木偶剧团十指帮呈献的演出,在

阅读更多 »

回顾与反思:带给青少年最良好深远的影响

自2022年7月1日起担任新加坡儿童会青少年服务中心总监的李慧娜女士说,每次跟受益者和家人的相遇不只是一次援助机会,也是一次学习机会。李女士于1998年加入儿童会大巴窑中心,担任社工。多年来接触到的援助个案,让她了解到不同的家庭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但亲子关

阅读更多 »

父亲节特集:成为最佳爸爸

曾经从事船务业的亚当*进军餐饮业,但因为各种原因而结束创业梦。身为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这位育有三个孩子的爸爸在2022年找到了一份小贩助手的工作,但这意味着他必须花更长的时间工作,工资也不如之前的多。 亲子时光:亚当与五岁的小儿子山姆共度时光。 目前,亚当的两个孩子就读小学,小儿子山姆*也到了接受学前教育的年龄,可是家里经济条件不佳,无法定期送山姆上学。 所幸,新加坡儿童会儿童外展服务中心的社工陈泇憓小姐向亚当伸出援手,通过儿童会协助低收入家庭的孩子为正规教育做准备的“推广幼稚园计划”,找到一间靠近亚当住家的学前教育中心,不仅方便亚当的妻子接送山姆,学费也负担得起。 亚当希望告诉全天下父亲:要为孩子的将来努力工作,做个好榜样,也要尽量花时间多陪伴孩子。 祝贺所有爸爸们:父亲节快乐! *人名采用假名,以保护当事人的身份。

阅读更多 »

永远融入一个家庭

今年5月,全国关注的焦点课题之一,是政府拟议收紧领养条例。 对于家长来说,无论是放弃养育孩子或是决定领养孩子,都不是简单的人生决定。对于被领养的孩子而言,这也是一段充满压力且困惑的经历,因为他们必须接受并适应新的家庭和生活环境。 对此,新加坡儿童会的领养安

阅读更多 »

新加坡儿童会成立70周年:大巴窑中心的不解之缘

大约40年前,四名少女在新加坡儿童会大巴窑中心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来自不同种族、宗教信仰、年龄和家庭背景的年轻人,在中心找到了互相支持和陪伴的朋友。 40年后,洁斯宾、雪莉、罗斯瓦蒂和苏丽燕的友谊依旧深厚。她们近期再次聚首,为庆祝儿童会成立70周年而拍摄视频

阅读更多 »

母亲节特集:患难见真情

面对离婚和养育年幼孩子的双重苦恼,两位年轻妈妈——珍妮*与诗茜*发现自己需要求助。她们于是各自报名参加新加坡儿童会义顺家庭服务中心主办的育儿工作坊。 两人在为期三个月的工作坊上学到了不少育儿知识,也因此结识,成为互相支持、鼓励和倾诉心声的好朋友。

阅读更多 »

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卓玟杏小姐14岁时,在朋友的介绍下,参加了新加坡儿童会裕廊青少年服务中心的各项活动,包括露营和竞赛,留下了不少难忘回忆。

阅读更多 »

回顾与反思:给自己的一封信

19岁的阿里夫在国民服役期间,因为吸毒而没有回营报到,结果被关押军营拘留所。他后来被转介到新加坡儿童会青少年服务中心,并加入“青年增强监管计划”。阿里夫顺利完成计划后,写了一封信给自己,回顾这段经历。

阅读更多 »

新加坡儿童会:相伴70年 — 增添希望与欢笑

新加坡儿童会于2022年欢庆成立70周年。回首这段漫长岁月,儿童会帮助了不少受益者,也通过开展各项计划,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儿童会成立于1952年,致力于协助营养不良、贫困、受虐和被忽略的儿童。为应付日益变化的需求,我们的服务也不断演变。

阅读更多 »

岁末回顾:建立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邢诒岱先生在“安全与稳固家庭 – 家庭重聚服务”下,近四年来协助有需要家庭,让这些家庭能在专业协助下,克服挑战、团结一心。但他坦言:这份工作既有成就感,却也同样令人揪心。

阅读更多 »

行善不分年龄 五童为儿童会募款逾五千元

去年11月起,五位6至12 岁的孩童展开一项筹款活动,通过售卖手工贺卡和标签贴纸,为新加坡儿童会筹款。 发起筹款活动的是 12 岁的Sarah。她希望为儿童会筹款帮助其他儿童,于是跟妹妹和另外三名姐弟朋友一起制作贺卡和贴纸,然后售卖给亲朋戚友募款。

阅读更多 »

#孩子们的自述:学习聆听

每当新加坡儿童会社区服务及计划推广中心的胡斯杰小姐展开中心活动时,总会有至少一位儿童喜欢讲话多于聆听。她说:“孩子总爱讲家里或学校发生的事,或是跟大家分享关于自己的事。

阅读更多 »

尽心尽力 回馈堡垒

对当年16岁的陈鼎峰来说,放学后的时间总让他觉得空虚寂寞。直到一位社工介绍他到新加坡儿童会堡垒青少年服务中心 (The Fort @ Children’s Society),他从此喜欢上这里,跟社工和同辈交流也不会觉得尴尬、格格不入。

阅读更多 »

资深青少年社工:让年轻一代引领社会

7月是“青少年月”。新加坡儿童会新声青少年服务中心社工塔哈·玛达(Taha Mattar)先生表示:“身为成年人,我们有责任引导青少年学习理解社会规范,也要给予他们空间,塑造他们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阅读更多 »

父亲节特集:成为最佳爸爸

身为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山姆*除了长时间工作,还兼差快递员,每天早出晚归,养家糊口。这却导致他与15岁的儿子之间出现了鸿沟。直到儿子犯法时,山姆突然醒悟,决定做出改变。

阅读更多 »

支援涉案儿童及青少年 传递爱心

对于40岁的新加坡儿童会义工陈诗维女士来说,人生虽充满挑战,但只要有成年人陪伴扶持,就可改变一切。 诗维自小患有阅读障碍,所幸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师长支持,协助她克服难关。如今她已成家立业,并育有一名八岁儿子。

阅读更多 »

协助儿童渡过冠病风暴

冠病疫情下,学生们今年5月再次居家学习,无法跟同学与朋友见面。这令儿童、青少年和家长感到沮丧。 对此,新加坡儿童会的“Storm Riders愤怒管理课程”提出一些建议,协助儿童应对消极情绪。

阅读更多 »

解决儿童食物不足问题

儿童食物不足是有需要家庭常见和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原因包括:经济拮据、没有时间和精力准备餐食、工作和情绪因素。这导致孩子们三餐不固定且不健康,甚至出现肠胃、肥胖和蛀牙等健康问题。

阅读更多 »

ParenTIPS播客 随时随地掌握育儿贴士

家长现可通过ParenTIPS播客,掌握最新的育儿研究与趋势。 这个由新加坡儿童会创建的播客是以2019年最早开创的信息图版本为基础,加入了专家提供的各类育儿相关课题和主题的实用贴士和策略。

阅读更多 »